脊椎嚴重程度分級與針刀治療時機
這是很多初診朋友來到李醫師門診常問的問題
這邊帶大家針對椎間盤突出症狀嚴重度做簡單了解
(詳細情況仍需由醫師專業評估與討論)
◉ 紅旗徵象(手術高度必要,否則神經可能有不可逆傷害)
• 進展性神經學惡化
• 肌力持續下降(例如手腳無力加劇)
• 步態嚴重不穩,出現明顯走路困難或容易跌倒
• 拮抗肌協調差,精細動作受限(扣鈕扣、拿筷子困難)
• 大小便功能障礙(尿滯留、失禁、便秘嚴重且影像對應壓迫)
• 明確脊髓壓迫+臨床症狀吻合(MRI 脊髓受壓伴隨T2高訊號+明顯脊髓病變)
出現這些,就屬於危急的狀況,通常就會建議優先考慮開刀。
◉ 黃旗徵象(可考慮開刀,但仍有保守治療空間)
• 症狀長期存在且影響生活
• 麻木或痠痛持續數月,藥物與復健無明顯改善
• 工作或日常功能受影響
• 影像學有明顯壓迫,但症狀嚴重程度不高
• 壓迫的神經路徑麻痛,肌力有下降但非進展性
• MRI 壓迫看起來嚴重,但臨床神經學檢查並未惡化
在這一階段,保守治療常常比立刻手術更合理,也是脊椎針刀仍可介入的最後時機,未見改善且持續困擾日常或有退步跡象,則須考慮是否要手術治療。
◉ 綠旗徵象(不建議開刀,保守治療為主)
• 只有影像異常,沒有明顯症狀(「影像大於臨床」的情況)
• 單純疼痛(頸肩痠痛、頭痛、腰痛等),沒有神經學缺損
• 症狀輕微、可控制(藥物、復健有效,生活可維持)
• 沒有紅旗徵象(肌力穩定、大小便正常、沒有步態惡化)
這種狀況優先開刀,多半有「過度醫療」的疑慮。
/
▪️醫療情境試想
曾經有患者帶著情緒跟李醫師說,有醫師看了他的影像後建議開刀治療,報價五、六十萬的手術費用。
有人跟健保比覺得貴,有人跟國外醫療比覺得便宜,在這裡先不做醫療價格上的討論。我想先撇除一些資本主義的極端例子,想替認真為患者著想的醫師說句話,也想請曾對醫師有負面想法的患者朋友稍停下來深呼吸。
很多大醫院醫師在健保體制下,一個門診上百位患者,被迫壓縮每位患者看診時間,平均下來可能只有不到5分鐘(甚至只有2-3分鐘),而面對複雜的脊椎問題,從問診、判讀影像都需要時間。如果一個患者走進來訴苦說已經復健了一段時間,但症狀未見改善,可能醫師就會考慮建議患者開刀治療,圖的是盡最大努力親手幫忙您盡快解除眼前的困擾。
▪️脊椎針刀作為保守治療填補脊椎手術前的醫療空間與機會
李醫師做為專門治療脊椎的針刀專科醫師,很坦白的跟患者說,我的脊椎針刀無法取代脊椎手術的必要性,如有出現紅旗徵象的患者,建議盡快轉由神經外科醫師評估是否手術,搶救神經黃金時間。
在黃旗、綠旗徵象的患者,才是脊椎針刀可介入的時機,透過脊椎針刀治療幫助脊椎減壓,釋放黃韌帶,促進椎間盤吸收回縮、恢復肌筋膜滑動空間、幫助打開神經通道,將徵象嚴重程度降級,回歸正常生活。
以上分享希望能對正在受脊椎困擾的朋友有幫助
#李定綸醫師